■本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某新能源汽车App的地图里,共享充电桩不仅出现在太和殿广场、乾清门广场、箭亭广场等游客密集区,就连目前未开放的永寿宫区域也显示已安装。对此,故宫博物院辟谣:“故宫不存在院内使用汽车共享充电桩的情况,软件中显示的充电桩经现场排查均不存在。”
故宫作为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景区,拥有巨大的流量和超高的话题关注度。因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往往通过“蹭”流量的方式,不惜造谣中伤,乃至策划骗局,以此实现短时间内“涨粉”和“引流”。据报道,此次事件中,该软件上就有一行文字——“皇上的共享充电桩”。虽然看似搞笑,实则是彻头彻尾的造假行为。
故宫“中枪”已经不止一回,每次都要耗费精力进行辟谣,既让人“心疼”故宫,也让人感到气愤。借助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肆意“玩梗”、造假营销,在笔者看来,不仅将高贵的历史文化“恶俗化”,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冒犯。互联网时代,吸引流量固然是产品打入市场的重要途径,但遵守合法性边界更是其前提要义。事件的始作俑者,如此不怀好意地消费故宫,这种损人利己的造谣中伤,在法治时代决不能被允许。
因此,就此事件而论,笔者认为,不能止于故宫辟谣了事。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跟进、依法查处,让幕后作假造谣、唯利是图者付出相应的代价,并以此警示那些剑走偏锋、心存侥幸之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玩过界、玩过火的“小聪明”,到头来只能让自己机关算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