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1300亿斤

2023年07月25日11:3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报道

  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1300亿斤,创建省级“美丽小镇”500个、“四美乡村”1.02万个、“五美庭院”183万个……7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公乐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2年,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1300亿斤

  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组建检查队伍,赴焦作、安阳、鹤壁、许昌、漯河5个省辖市,对“一法一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展开了执法检查。

  会上,李公乐介绍,“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7元,增长6.6%,高于城镇居民的3.7%,高于全国的6.35%。

  粮食安全方面,2022年粮食面积16167.5万亩,粮食总产量1357.87亿斤,连续6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

  乡村产业方面,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畜草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8%。农产品加工规模稳步壮大,肉制品、速冻食品、面制品和休闲食品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法规宣传、产业水平、集体经济等方面存在不足

  李公乐表示,虽然“一法一条例”在各地得到了较为全面地实施,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重视。

  法规宣传不够深入,一些地方学习宣传“一法一条例”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法律法规规定的一些内容在部分单位还未真正“落地”。

  产业水平还不够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方式较为单一,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够均衡,标准化程度不高,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融合度不高,农户较少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

  集体经济活力不足,全省还有五分之一的村没有集体经营收益。大多数村集体收益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以房屋租赁、流转土地为主,可持续性、增益性不高。

  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针对上述问题,检查队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藏粮于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治理“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

  进一步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加快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小麦、花生、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资源发包、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编辑:吴若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