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智慧田”托起粮食安全

2023年06月04日10:34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李媛媛 杨佳月 罗佳琳 报道

  三夏大忙时节,中原大地麦浪滚滚。

  6月2日,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机声隆隆,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一望无垠的麦田驰骋,看着时不时停下来倾泻的麦粒,西平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军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image.png

  “今年的麦粒还是可以的,我这边的小麦直接收割后作为麦种,不需要再次烘干。”丁军华手里捧着收获的小麦,用手搓了搓,籽粒饱满的麦粒个个圆润,“今年应该跟去年的产量持平。”

  据了解,今年是丁军华种植小麦的第17个年头儿,他感到这些年小麦产量一步一个台阶,“原来种地亩产也就700来斤,这几年产量不断往上升,去年更是达到1300斤。”

image.png

  自5月份以来,我省一直阴雨不断,大范围持续的降雨天气已经影响到小麦的正常成熟收获。

  然而面对今年收割的复杂情况,丁军华的底气从何而来?

  “现在我们都是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丁军华说,老王坡属于蓄滞洪区,地势低洼。去年以来,当地扩挖河道,打通沟渠,还配套了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等科技设施,从而实现“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image.png

  作为一个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县大县,近年来,西平县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的“五化”要求,精心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1.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2.8%,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亿公斤,粮食总产稳定在95万吨左右,项目区农民年人均收入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410元,增长12%,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3万亩,实现了由“大水浸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望天收”向“高产田”转变、由“单一种植”向“产业融合”转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西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2021年以来,该县创新投融资模式,全力推进老王坡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已成效初显,成为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样板区、产业融合的引领区、数字农田的先行区。

image.png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坚持改造和提升并重,在2022年累计建成8330万亩高标准农田、2030年规划建成9459万亩的基础上,加快把983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示范引领,继续按照“六化”要求,探索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拓宽筹融资渠道,2023年要再开工建设400万亩示范区,到2025年完成1500万亩亩均总投资不低于4000元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任务,夯实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编辑:吴若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