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余江 徐金华
村民手拿渔网针,熟练地“穿针引线”,加工网箱……8月15日,走进息县杨店乡张围孜村产业帮扶基地,车间内生产一派忙碌景象。
近年来,该村渔网编织产业从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转成了农户连客商的格局,生产的渔网产品从单一品种扩大为对虾笼、螃蟹笼、河虾笼、百脚笼四大类若干规格品种。
杨店乡张围孜村位于杨店乡西北约4公里处,距离县城17公里,息邢高速途径本村。现有16个自然村,共计630户2199人,全村占地面积6000多亩,其中可耕地5000亩,本村主导产业弱筋小麦(茅台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玉米、大豆等。
据悉,该村锚定渔网编织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发展张围孜村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在家脱贫户致富增收,该乡党委书记赵海带领乡党委班子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邻县淮滨考察渔网编织项目,经过现场参观学习发现渔网编织操作简便,工人易学、上手较快等特点,非常适合该村的产业发展。乡党委书记结合实际情况支持并鼓励该村发展渔网编织产业,不久该村召开村民组长会商议决定张围孜村发展渔网编织产业,先派村干部到淮滨渔网编织厂学习,不久村干部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前往淮滨渔网编织总厂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掌握了渔网编织的所有技术。
学渔网编织走致富之路。该村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广泛动员在家脱贫户积极参加渔网编织培训,经过村干部的耐心教导和自己的实践操作很快学会了编织技术,随着技术的日益熟练,他们从原来一天编织一条渔网到一天编织四条渔网,再到现在的一天十条渔网,编织的渔网越多挣的钱也就越多,挣的钱越多他们的干劲就越足,编织渔网在聊天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不仅为村民打发了闲暇时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为他们解决就业提高收入,现在他们一有时间就来厂区织网,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张围孜村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谋划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抓产业、促创新、美环境,一系列成效显著的举措在黑土地上扎根、萌芽、蓬勃生长。